本文轉載自 眾課幫 公眾號
1、打開《中國美術史》課程的正確方式是( )
作品
美
歷史
社會
答案:美
1、打開《中國美術史》課程的正確方式是()。
作品
美
歷史
社會
答案:美
2、下列屬于《中國美術史》課程講述的內容是()。
A、繪畫
B、雕塑
C、書法
D、工藝美術
答案:繪畫;
雕塑;
書法;
工藝美術
3、陶器是原始人通過智慧創造出來的自然界中不曾存在過的物品,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正確
錯誤
答案:正確
4、中國畫有著完整的審美體系,并具有獨特的審美內涵,它的藝術特征除了有“視覺藝術”的共性外,還蘊藏著豐富的()。
答案:文化品格
1、如何理解美是打開《中國美術史》課程的正確方式呢?
答案:【計分規則】: 本題為開放型題,主要考察學生對中國美術史與美的關系的認識。 對美的認識是理解中國美術的基本態度。審美水平和鑒賞能力是全面掌握中國美術基本知識的基礎。《中國美術史》與美息息相關。
1、新石器時代的石器主要以( )為主。
A、打制
B、磨制
C、敲擊
D、天然形成
答案:磨制
1、《人面魚紋彩陶盆》屬于新石器時代的()
“人面魚紋彩陶盆”屬于我國新石器時代的()時期。
A、龍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馬家窯文化
D、紅山文化
答案:B
2、下列屬于仰韶文化典型類型的是()。
A、半坡類型
B、廟底溝類型
C、馬家窯類型
D、馬廠類型
答案:A;B
3、巖畫是指在巖穴、石崖壁面和獨立巖石上的彩畫、線刻等的總稱。
正確
錯誤
答案:正確
4、太陽神巖畫位于()。
答案:賀蘭山
1、簡述仰韶文化彩陶的主要類型及其特點。
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主要包括兩種類型:______和______。
答案:半坡$廟底溝
1、()是商周時期數量最多、地位最重要的青銅器。
A、豆
B、尊
C、鼎
D、爵
答案:鼎
2、下列屬于商周青銅器上的典型紋飾的是()。
A、饕餮紋
B、龍紋
C、鳳鳥紋
D、幾何紋
答案:饕餮紋;
龍紋;
鳳鳥紋;
幾何紋
3、金文即青銅器銘文,又稱鐘鼎文、大篆或籀書,代表了西周書法的最高成就。
正確
錯誤
答案:正確
4、《人物御龍圖》和《人物龍鳳圖》屬于漢代壁畫。
正確
錯誤
答案:錯誤
1、談談你對夏商周時期“藏禮于器”的理解。
答案:有的字形可以體現文化信息,如“出”(附件1)、“舍”(附件2)象上古穴居之形;
有的意符可以體現文化信息,如“紙”的意符是“糸”,表明造字最初多以絲絮為原料;
有的構形變化可以體現文化信息,如“爵”的意符由“手”變為“寸”體現商周社會藏禮于器的文化制度;
有的字義引申可以體現文化信息,如“取”由“捕取”引申出“娶妻
1、秦代雕塑的典型代表是()。
石雕
秦始皇兵馬俑
木雕
玉雕
答案:秦始皇兵馬俑
2、下列屬于漢代雕塑藝術的是()。
陜西興平霍去病墓石刻
山東嘉祥武氏祠石獅
陜西秦始皇兵馬俑
四川樂山大佛
答案:陜西興平霍去病墓石刻
山東嘉祥武氏祠石獅
3、現在能見到的漢代帛畫作品主要是出自漢墓的“非衣”“銘旌”等隨葬品。
正確
錯誤
答案:正確
4、畫像石是漢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闕和廟闕等建筑上雕刻畫像的建筑構石。
正確
錯誤
答案:正確
1、談談你對秦漢雕塑的認識。
答案:【計分規則】: (1)秦漢時期的雕塑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力量將中國雕塑推向了高峰。這一時期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大型紀念性石雕的出現和標志性明器雕塑的產生,以及工藝性雕塑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1分)(2)秦兵馬俑的雕塑藝術,標志著明器雕塑創作上產生了一個重大飛躍。它規模大,數量多,給人最突出的感受是力求逼真,表現物件的寫實風格。(2分)(3)霍去病墓大型石雕群,是我國最早的較完整的紀念性雕刻藝術珍品,是西漢時期強盛的國力和積極進取精神的象徵。它的藝術特點表現為注重寓意,善于運用象徵的手法表現作品的思想內容。(2分)
1、提出關于繪畫“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中”的藝術家是()。
A、衛協
B、謝赫
C、宗炳
D、顧愷之
答案:顧愷之
2、顧愷之的人物畫作品《女史箴圖》是根據西晉()的文學著作《女史箴》而作。
A、曹植
B、張華
C、曹丕
D、曹操
答案:張華
3、東晉畫家顧愷之的繪畫作品包括下列哪些作品?( )
A、《洛神賦圖》
B、《女史箴圖》
C、《竹林七賢圖》
D、《神仙圖》
答案:《 洛神賦圖 》;
《 女史箴圖 》
4、甘肅境內著名的石窟有()。
A、麥積山石窟
B、云岡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龍門石窟
答案: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
5、莫高窟北周時期的本生故事采用S形或Z形連環畫的形式來表現。
正確
錯誤
答案:正確
6、云岡石窟第一期開鑿的曇曜五窟是按照皇帝的身體儀容雕鑿的。
正確
錯誤
答案:正確
1、如何看待佛教石窟藝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
答案:環節一:導入新課教師播放周杰倫的歌曲《蘭亭序》,提問學生:這首歌的創作靈感是什么?學生回答:這首歌曲的創作靈感來自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教師提問:王羲之是東晉的大書法家,他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我國還有哪些著名的書法家?除書法外,當時的文學藝術領域還取得哪些成就?教師順勢導入新課。【設計意圖】教師通過歌曲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教師設置的思考問題增加了懸念,有利于烘托課堂氣氛,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展開。環節二:新課講授(一)文學教師提問學生:唐朝是中國文學發展的一個高峰時期,說說你熟悉的詩歌都有哪些。學生回答:《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春望》等。教師給予學生評價并提問:這些詩作都是誰的作品,他們的詩歌風格相同嗎,他們在文學史上具有怎樣的地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唐朝的文學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白、杜甫的詩作代表了唐朝詩歌的最高成就。白生活在唐朝繁盛時期,詩歌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被譽為“詩仙”。杜甫生活在唐朝動蕩時期,詩歌大多展現社會現狀,被稱為現實主義詩人,世人稱他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二)藝術1.書法教師展示王羲之的《姨母帖》,提問學生:注意觀看“一”“日”“痛”等字,結合課前預習,說說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具有怎樣的特點。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一”“日”“痛”等字中的橫畫,隸書的筆意都很明顯,“痛”“日”“何”等字的轉折處顯得俊拔,殘存橫式,這些都具有隸書的痕跡。此外,該帖筆畫質樸凝重,出筆入筆比較自然,使作品具有一種古樸的藝術魅力。王羲之博采眾長,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人稱“書圣”。教師提問: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你們熟悉的書法家還有哪些?學生回答: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教師出示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和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圖片,提問:這兩位書法家的風格有何不同?學生回答:顏真卿的書法氣勢雄渾,柳公權的行書骨力勁健。教師提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隋唐時期的書法藝術相比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融匯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創出新風格。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被后世譽為“顏筋柳骨”。2.繪畫教師播放紀錄片《中國古代名人圣賢——顧愷之》的片段并簡要介紹顧愷之。教師講述《女史箴圖》中班婕妤拒絕與漢成帝同輦的故事,指出作品蘊含婦女應當遵守的道德信條,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宮廷婦女形象,真實且生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處時代的婦女日常生活的情景。教師提問:從這些繪畫作品可以看出顧愷之具有怎樣的繪畫風格?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顧愷之作畫“以形寫神”,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結合課前預習,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思考:隋唐時期的繪畫獲得怎樣的發展?學生小組討論后回答,教師總結:隋唐時期的繪畫題材廣泛,風格多樣;畫生活氣息濃厚;人物畫注重表現人的形態,山水、花鳥成為繪畫主題。3.石窟藝術教師播放紀錄片《敦煌莫高窟》的片段,請學生擔任導游為大家介紹敦煌莫高窟。學生回答: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經過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圣地。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與洛陽龍門石窟、大同云岡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教師提問:為什么石窟藝術在魏晉至隋唐時期如此繁盛?學生聯系所學知識回答:佛教的廣泛傳播。【設計意圖】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能夠營造具體的歷史情境,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歷史情境中學習歷史、思考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深層思維,從而加深對相關問題的理解。環節三:小結作業1.小結:師生共同總結回顧本課所學知識。2.作業:教師要求學生課下自主選擇感興趣的作品進行賞析,下節課與同學們分享交流。【設計意圖】開放式的作業設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歷史。
1、唐代書法作品《自敘帖》寫于唐代宗大歷十二年,是()的代表性作品。
A、柳公權
B、張旭
C、顏真卿
D、懷素
答案:懷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