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國學網的目的就是將傳統文化帶入到學習生活中
那么?
中國的傳統文化到底有哪些?,今日,小編就好好的盤一盤。
01、文化的解釋
在中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系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申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征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于精神文明范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著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系,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后兵”,文治武功。
02、文化的四個特征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03、諸子百家
1.道家(老子、莊子、列子;思想:道德,無為、逍遙;《南華經》《道德經》 《管子》
2.儒家(孔子、《論語》、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義、禮、智、信;四書:《中庸》《大學》《孟子》《論語》)
3.法家(李悝,韓非、李斯、《韓非子》思想:君主集權,以法治國)
4.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愛、非攻、舉賢、節儉)
5.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桓團《公孫龍子》)
6.陰陽家(鄒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縱橫家(鬼谷子、蘇秦、張儀、《戰國策》)
8.雜家(呂不韋《呂氏春秋》)
9.小說家(虞初《虞初周說》)
10.兵家(孫臏《孫臏兵法》孫武《孫子兵法》、吳起、尉繚、魏無忌、白起思想:【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軍事格言,就出自此書。)
11.醫家(扁鵲、淳于意、張仲景、華佗、孫思邈、王冰、張從正、朱震亨、李時珍、張景岳)
12.農家(許行《神農》已佚)
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時期學術派別的總稱。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04、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思想–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易傳>所強調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崇尚和諧統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價值原則;\”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則,又是修養境界。
二、注重人的內在修養,輕視對外在客觀規律的探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價值指向。
三、重家族、重血緣的家庭倫理本位的價值觀.總之,中國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且精華與糟粕并存,要使傳統文化的精華在現代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不僅要批判地繼承,更要進行創造性的轉換。
05、文化縱覽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
琴棋書畫
三百六十行
四大發明
民間禁忌
自然養生
農民起義
皇宮官府
宮庭文化
帝王學
學習更多的傳統文化
請大家關注學國學網
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