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玩手機 4歲兒童近視200度
剛剛過去的暑期,我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診療中心副主任、眼科斜視與小兒眼科病區主任邵新香接診了大約4000例的患者,其中多數為青少年近視。
大約4000例的患者中間,有幾位患者讓邵新香主任印象深刻,其中有一位年僅4歲的小患者,被查出近視200度。在對這名小朋友的生活日常習慣進行問診后發現,其在家中經常長時間使用手機玩游戲,看視頻。邵主任說,這很可能是導致孩子這么小就近視的主要原因。
4歲小朋友常揉眼,查出近視
這位4歲的小患者叫童童,在幼兒園上課時,老師發現他經常揉眼睛。童童說,他看東西有點不清楚,而且眼睛有時候不舒服,所以總想揉眼睛。老師立即把這個情況告知了童童家長,并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眼科檢查一下。
在市第一醫院眼科門診,眼科診療中心副主任、眼科斜視與小兒眼科病區主任邵新香接診了童童,并做了相關的專科檢查。檢查結果顯示,童童眼睛近視了,度數在200度左右。
邵主任說,近視發生越早,未來形成高度近視的可能性越大,而近視一旦形成,接下來的進程往往是不可逆的。針對童童的情況,建議要佩戴眼鏡,否則近視的度數會快速增長,而且還有可能導致弱視。
童童的父母都不近視,怎么孩子才4歲就近視了?在進一步的溝通中,童童的父母說,孩子很小的時候,為了能讓孩子安靜一會,他們經常用手機給孩子播放視頻,后來孩子越來越喜歡玩手機,有時候一玩就是兩、三個小時,他們還從網上找了一些適合孩子看的視頻讓孩子自己看,希望“寓教于樂”。 邵新香主任分析說,孩子這么小就近視,很大的可能和這個習慣有關。對此,童童的父母懊惱不已。
在邵新香主任接診的兒童青少年近視群體中,類似童童這樣低齡的小朋友還有不少,分析其背后的生活習慣,多數有長時間、高頻次的接觸手機、電腦平板等經歷。“不是說孩子不能使用這些電子產品,但是過度使用,對于正在成長發育中的孩子來說,會對眼睛產生不可逆的傷害。這一點,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邵新香主任說。
中小學生的近視率高發、低齡化,應引起重視
作為我市資深的眼科專家,邵新香主任經常到學校、社區宣教近視防控知識。
“三十年前,我去學校在班級里請近視的同學舉起手,那時候,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同學舉手。現在,我再去學校,看到戴著眼鏡的同學比例很高。現在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大幅度增加,令人擔憂,作為一個眼科專家,我更是揪心”,邵新香主任感慨道。高發、低齡化,這是我們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的整體情況。兒童青少年視力不良主要指近視,讓孩子們在小小年紀就戴上眼鏡,而且鏡片越戴越厚,這將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分析其原因,邵新香主任說,這和目前兒童青少年的學業繁重、睡眠不足、室外活動較少、電子產品的長時間使用以及其他不良用眼習慣等多種因素有關。事實上,許多導致近視的因素是可控的。
預防近視,孩子們可以這樣做
邵新香主任表示,有效預防近視,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這些辦法需要兒童青少年、家長以及學校共同努力:
1、保證孩子白天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足夠的白天戶外活動是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的重要措施。要保證孩子每天白天進行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寄宿制幼兒園不應少于3小時。
2、指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教師和家長可通過課堂講授、參觀示教、面對面輔導和小組活動等方式向孩子傳授近視防治知識和技能,提高孩子的愛眼護眼意識,指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持續近距離用眼。0—6歲是孩子視覺發育的關鍵期,應當尤其重視孩子早期視力的保護與健康。家長應以身作則,堅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給孩子們作表率。
3、督促孩子在讀寫時保持正確的姿勢。應為孩子提供適合其坐高的桌椅和良好的照明,并經常提醒、督促孩子讀書寫字堅持“三個一”,即眼睛離書本一尺,胸口離桌沿一拳,握筆的手指離筆尖一寸,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
4、避免不良的讀寫習慣。預防近視要避免不良的讀寫習慣,應做到不在走路時、吃飯時、臥床時、晃動的車廂內、光線暗弱或陽光直射等情況下看書、寫字、使用電子產品。
5、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長時間、近距離、持續盯著手機、電腦和電視等電子產品的屏幕,是近視的誘因之一。課余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應休息遠眺放松10分鐘。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產品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6歲以下兒童要盡量避免使用手機和電腦。家長在孩子面前應盡量少使用電子產品。
邵新香主任提醒各位家長,近視的常見表現有看遠處物體時瞇眼、頻繁揉眼、看不清楚黑板上的文字或遠處的物體等。一旦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應意識到可能是發生了近視,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徐報融媒記者 周愛田
通訊員 焦海波 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