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嫌孩子不聽話扔在高速路上的安全
今天,我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遼寧“14歲男孩騎在馬路中間,兩人均手法均不文明,而且男孩一直玩手機,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爸爸已經在馬路中間下車了,自己也不知道去在馬路中間將孩子牽好,他身影在左右徘徊。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樣的場景在每一個父親的生活中都非常常見,父母是司機,孩子是乘客,雖然很辛苦,但是孩子是父母的寶貝,沒有人心疼孩子,但是有些家長總是把孩子當作是自己的附屬品。
這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剝奪了重要的發言權,感到非常委屈,他們已經不是小時候了,而是一個小大人了,自己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做決定,但是孩子覺得自己的權利被剝奪了,感覺非常的憤怒,因為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壓迫,希望父母來為自己解決問題。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做的是,給孩子說話的權利,尊重孩子,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內心的真實想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真實需求被父母尊重,這樣孩子也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5、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
在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后,父母一定要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不能敷衍了事。當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要認真的對待,不要吝嗇于答應孩子的請求,這時候的孩子在家長面前表現得真的是太“熊”了。
如果孩子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么父母一定要認真對待,不能敷衍了事。不然的話孩子下次再提出要求時,可能就會比較容易出現撒謊的情況。
孩子說謊的原因
1、模仿大人
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們是怎么會表現出自己真實的樣子,而我們就是那個白紙,孩子總是通過別人來模仿自己。”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的這種行為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當孩子出現說謊的行為時,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的行為。
比如孩子在路上摔倒了,父母如果立即不在跟前,那么孩子就會模仿身邊人的言行舉止,下意識地去推卸責任。孩子說謊的原因有很多,因為孩子模仿父母,所以為了不讓父母說他不好,他們會說一些不靠譜的話。
2、孩子的模仿
有些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一些嚇唬孩子的話,比如“再不聽話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說完以后孩子就會下意識的去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就算是在孩子說謊,父母在責罵孩子的時候,也是拿著孩子的臉面,讓孩子無話可說。雖然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方式卻有些許欠妥。
孩子的撒謊行為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如果父母沒有把原因弄清楚的話,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
孩子的撒謊,主要有3個原因
1、撒謊是因為害怕受到懲罰
我們從小就知道,犯錯是要挨打的,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撒謊也是不應該的。如果因為害怕被父母打罵而說謊,那么就會讓孩子認為,撒謊是一個不好的品質,而撒謊是被認可的。
2、是因為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注
在孩子看來,撒謊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不想讓父母失望。這個時候,孩子就會選擇用謊言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比如,孩子在超市里挑食,想要那些更加更加營養的食物,他不想拿到自己喜歡的,如果父母知道了,就會說“我家孩子就是偏食,才會這么挑食。”
可是,如果父母能夠了解到孩子在想什么,并且合理引導,那么孩子也許就不會說謊了。
3、是因為害怕受到父母的責罵
人們對于一個孩子來說,若是能夠經常被父母在家里訓斥,那么他就會變成一個內心極為敏感的孩子。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那么孩子就會做出更多的去想要去模仿父母,從而讓父母感到哭笑不得。
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么大多數父母總是對孩子、對自己、對別人說不好,對于別人的話總是左耳進右耳出?為什么有些孩子在家里,父母說什么就是什么。”
“為什么在外面的時候,別人和他說什么話,他們會很冷淡,和他們沒話說?”
“因為在家里面說話太多,家人經常打斷他說話。”
“還有的孩子,家里人不理解他,從來不關心他。他的朋友很多人不理解。他說的話都是父母的錯!”
“太煩了!”
“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愿意跟你說?”
“為什么我說話你總是要批評我?”
孩子感覺很委屈,有些內疚,帶著哭腔,媽媽回到家就跟媽媽道歉。
孩子跟媽媽道歉,媽媽說:“對不起,昨天的行為是我不應該做的,沒想到你這么說!”
孩子默默傷心的跑回房間,許久未有一句話。
“媽媽,對不起,以前是我不對,為什么我不肯原諒你?”
說完這些話后,孩子在門后再也沒有提過“那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