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石頭笑答道:我師何太癡耶!若云無朝代可考,今我師竟假借漢唐等年紀添綴,又有何難?但我想,歷來野史,皆蹈一轍,莫如我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別致。不過只取其事體情理罷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紀哉!
道:說。
我師:對道人法師的親切稱呼。
何:表反問,何必。
太:過于。
癡:癡迷,著迷,執迷不悟。
耶:表反問,前面有寧,豈,獨,非,安,何等與它相配合。譯成呢。
若:如果。云:說。
考:查考。
今:現在。
竟:一直,直接。
假借:假裝借用。
年紀:紀年。
添綴:增添點綴。
何難:什么難的。
但:但是。
歷來:從來。
蹈:遵循。
轍:門路,路數。
莫如:不如。
借:借用。
套:套路。
者:…的人,事,情況。
取:采取。
其:其中。
事體:事情本身。
情理:人情道理。
野史:與官史,正史相對。原指私人記載逸聞瑣事的文字,引申指小說之類的作品。
哉:表反問,相到于呢。
拘拘:拘泥的樣子。
于:被。
譯: 石頭笑著回答說:法師何必過于癡迷呢!如果說沒有朝代可以查考,如今法師直接假裝借用漢唐等紀年增添點綴,又有什么難的?不過,我想從來野史都遵循一個門路,不如我這不借用這個套路的情況,反倒新奇別致,不過只采用其中事情本身的人情道理罷了,又何必被朝代紀年拘泥呢!
原文——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書者甚少,愛適趣閑文者特多。歷來野史,或訕謗君相,或貶人妻女,奸淫兇惡,不可勝數。更有一種風月筆墨,其淫穢污臭,屠毒筆墨,壞人子弟,又不可勝數。
再者:另外,此外。
市井:街市,市集,街道。
俗人:佛教道教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與出家人相對。
理治:治理。
者:…的人。
甚:很,非常。
愛:喜愛。
適趣:自得其趣。
閑文:閑適詩文
訕謗:譏訕毀謗。
君相:國君和國相。
貶:貶低。
奸淫:奸污,淫穢。
兇惡:兇狠惡毒。
不可勝數:勝,盡。數也數不過來,形容數量極多。
更:副詞,還。
風月:指男女情愛。
筆墨:筆和墨,指文字和文章。
風月筆墨:指著意渲染色情的作品。
其:代詞,它們。
淫穢:淫亂,下流。
污:臟污,污濁。
臭:惡臭。
屠毒筆墨:屠毒,毒害,傷害。意思是惡毒傷人的文字,文章。
壞人子弟:壞,毀壞。人,別人。子弟,子侄。
譯: 另外,街市上的世俗之人喜歡看治理國家的書籍的人很少,喜愛自得其趣,閑適詩文的人特別多。從來野史,或者譏訕毀謗國君和國相,或者貶低別人的妻子和兒女。奸污淫穢,兇狠惡毒,數也數不過來。還有一種著意渲染色情的作品,它們淫亂下流,污濁惡臭,惡毒傷人的文字或文章,毀壞別人子侄,又數都數不過來。
原文——至若佳人才子等書,則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終不能不涉于淫濫,以致滿紙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過作者要寫出自己的那兩首情詩艷賦來,故假擬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間撥亂,亦如劇中之小丑然。
至若:連詞,表示提出另一個話題,用在下文的開頭,意思是至于。
佳人才子:有才貌的青年男女。佳人,貌美的女子。才子,有才華的男子。
等:種,類。
則:表轉折,卻。
共:共同。出:出自。
套:套路。且:并且。
終:畢竟,終究。
涉:涉及,牽涉。
于:介詞,到。
淫濫:淫亂,放蕩。
紙:作品。滿:全,整個。
滿紙:整本書。
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今河南鄭州中牟縣人。西晉文學家。古代四大美男之首。據說駕車出行時,不僅迷倒萬千少女,就是中老年婦女也為之傾倒。
子建:指曹植,字子建。漢沛國譙縣人,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文學家,代表作《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
西子: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語出蘇軾的《水光瀲滟晴芳好》詞。
文君:指卓文君。西漢富翁卓王孫的女兒。貌美,有才學。
這里的潘安,子建,西子,文君就代指佳人才子。
情詩艷賦:泛指談情說愛,辭藻艷麗的詩和賦。
故:所以。
假擬:虛構。必:必定。
旁出:從旁邊出來。
小人:人格卑鄙的人。
其間:在中間。
撥亂:挑撥。
亦如:也如同。
劇:戲劇,戲曲。
小丑:戲曲里的丑角。
然:句末語氣詞,表示比擬,…的樣子。常和如,若連用。意思是如同…一樣。
譯: 至于佳人才子類的書,卻又千部書共同出自一個套路,并且其中終究不能不涉及到淫亂,放蕩,以致全部作品都充斥著潘安,子建,西子,文君這類有才華的男子和貌美的女子。不過作者要寫出來自己的那兩首談情說愛,辭藻艷麗的詩賦,所以虛構出男女二人姓名,又必定從旁邊出來一個卑鄙的人在中間挑撥,也如同戲劇里的丑角一樣。
原文——且鬟婢開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話,竟不如我半世親睹親聞的幾個女子,雖不敢說強似前代書中所有之人,但事跡原委,亦可以消愁除悶,也有幾首歪詩熟話,可以噴飯供酒。
且:并且。
鬟婢:丫鬟婢女。
開口:張口說或笑。
即:就是。
者也之乎:成語,指講話或寫文章咬文嚼字,含諷刺之意。
非文即理:不是文言就是大道理。非:不是。文,文言。即,就是。理,道理。
故:所以。
逐一:逐個,一個一個地。
看去:看過去。
悉皆:全都。
自相矛盾:成語,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觸。有楚國人,既賣矛,又賣盾。他夸耀自己的盾堅固無比,沒有東西可以穿透。又夸耀自己的矛鋒利,可以穿透任何東西。有人問他,用他的矛刺他的盾,結果會怎么樣?他啞口無言,回答不出來。什么都不能穿透的盾與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時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不近情理:不合乎人情道理。
大:表示程度深。很,非常的意思。
竟:竟然。半世:半生。
親:副詞,親自。
睹:看見。聞:聽見。
雖:雖然。
強似:勝于,超過。
前代:以前的朝代。
人:人物。
事跡:事情經過的痕跡。
原委:事情的始末。
亦:也。
消愁:消除憂愁。
破悶:破楚煩悶。
歪詩:拙劣的詩,多指嬉戲性的詩作。有時也謙稱自己寫的詩。
熟話:習用的話語。慣常用的話語。
供酒:可供下酒。
譯: 并且丫鬟婢女張口說話就是咬文嚼字,不是文言就是大道理,所以逐個看過去,全都自相矛盾,完全不合乎人情道理的話,竟然不如我半生親眼看到,親耳聽見的幾個女子,雖然不敢說超過以前朝代書中所有的人物,但是事情經過的痕跡,事情的始末,也可以消除憂愁,破除煩悶,也有幾首嬉戲性的詩作,習用的話語,可以讓人吃飯時突然發笑,把嘴里的飯噴出來,可以供人下酒。